慈善医院冬病夏治“三伏贴”即将开贴
许多冬季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其发生或发作的基础往往在夏季就已形成或存在。由于夏季阳气旺盛,人之阳气受到鼓舞,人体皮肤腠理充分开泄,体内病邪不至于肆虐;而到了冬季阳气转弱,人之阳气内敛,遂使潜伏体内的病邪蓄势而起。因而要预防和治疗某些冬寒性疾病,应当从夏日做起,做到夏防冬病。
冬病夏治”是在夏天尤其是三伏天,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或艾灸等其他疗法来培补阳气治疗或预防“冬天易发的疾病”,通过培补阳气后,在冬天时的抗病能力就会增强,能最大程度地起到温阳益气、通经活络、祛风散寒、止痛等效果。
据巴彦淖尔市慈善医院武仁玺院长介绍说,三伏贴集针灸和药物治疗的长处,在冬病夏治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,如在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咽炎以及风湿、疼痛方面倍受钟爱,在调理体质方面主要适用于阳虚体质,其次适用于气虚体质,也可适用于痰湿体质、血瘀体质,而阴虚型和湿热型体质的人并不适合。
“三伏贴在时间上很有讲究。”武院长强调说,一般来讲,患者最好在中午12点之前、天气晴朗的时候贴敷,而且要坚持连续贴3~5年。除了时间,三伏贴对病种也有所选择,最适合贴敷的病种包含以下7大类:
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咳嗽、体虚易感冒、慢支、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扩张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咽炎
疼痛性疾病:风湿、类风湿、强直性脊柱炎、增生性关节炎、颈肩腰腿痛、痛风等(伏贴期间7月16日~8月24日,领券可以享受30元惠民补贴)
消化系统疾病:虚寒性腹泻、胃脘痛
儿科疾病:气管炎、肺炎、哮喘、咽炎、扁桃体炎、鼻炎、久咳、厌食、胃炎、胃痛、遗尿、腹泻、脑积水及体虚易感冒者
妇科疾病:痛经、慢性虚寒性盆腔炎、宫寒不孕、子宫内膜异位
男科疾病:前列腺增生、前列腺炎
亚健康调理:免疫功能低下,阳虚体质,气虚体质,亚健康等。
末伏: 8月15日--8月24日
1、发烧、咳血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及孕妇;
2、处于经期患者;
3、高敏体质及皮肤病患者;
4、需要敷贴的部位皮肤有破损或有皮疹;
5、严重的荨麻疹患者;
6、有热象的患者及不符合以上疾病辨证类型的患者。
▼敷前忌辛辣寒凉1~2周
专家提醒,虽然三伏贴无创伤,无痛苦,对惧针者、老年虚弱者、不能服药者,尤为适宜,但三伏贴的贴敷前后有许多相关注意事项,患者在使用之前,必须有所了解。
▼ 贴敷前:
首先,作息规律,饮食清淡。忌用辛辣、寒凉的食物1~2个星期,如海鲜、辣椒、大蒜、牛羊肉、新鲜荔枝,凉菜、冷饮等也应尽量避免,少吸烟、不饮酒,以免减弱药效。
其次,注意保护和清洁皮肤,特别是贴敷穴位的皮肤。贴敷前一天,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个澡,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。
最后,如果贴敷前发现所贴穴位处的皮肤有破口,或出现发烧、头痛、腹泻呕吐等急性感染的症状,则需推迟第一贴的时间,如果女性在月经期出血量较多,也可适当推迟进行贴敷。不能按时贴敷也不必担心,贴敷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,效果不会受影响。
▼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:
贴敷后,局部皮肤潮红、灼热、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泡,极少数可能出现大水泡。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。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泡,一般不必特殊处理,让其自然吸收,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。对于大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,排尽液体,消毒以防感染。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,以防感染。
▼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:
贴敷后,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、大水泡、溃烂、疼痛,皮肤过敏等现象属不良反应。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,可外涂皮宝霜、皮康霜等减缓刺激;皮肤局部水泡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,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、万花油、红霉素软膏等。
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,若出现范围较大、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、水泡、瘙痒现象,应立即停药,进行对症处理。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。如果水泡体积过大,或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,或出现皮肤破溃、露出皮下组织、出血等现象,应到医院治疗。
专家表示,出现上述情况时,患者均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 ,不要搓、抓局部,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,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。
慈善医院院址:临河区永安东街慈善医院 电话:8216505
金穗社区中医院地址:金泰园小区东门南侧 电话:7916505
新华社区中医馆地址:建设路四中北门长春街十字路口东南角(香老坎六楼) 电话:8911508
北环社区中医馆地址:日信中央城A区(临河区第七小学东)北环社区中医馆
朗润园福仁中医院地址:朗润园国际商贸城七区8栋楼 乘坐3路车直达